Mad's Saturdays!
  • 關 於 我 們
    • 關 於 我 們
    • 營 隊 寶 藏
    • 交 通 資 訊
  • 課 程 介 紹
    • 竹子秘密基地
    • 植物染黃金圍裙
    • 組裝車移動小窩
    • 小刻磨工坊的午後野餐派對
    • 我的大地色彩收藏箱
  • 梯 次 報 名
    • 第十七梯次
    • 第十六梯次
    • 2017年 >
      • 第十五梯次
      • 第十四梯次
      • 第十三梯次
      • 第十二梯次
      • 第十一梯次
    • 2016年 >
      • 第十梯次
      • 第九梯次
    • 2015年 >
      • 第八梯次
      • 第七梯次
      • 第六梯次
      • 第五梯次
      • 第四梯次
    • 2014年 >
      • 第三梯次
      • 第二梯次
      • 第一梯次
  • 記 事 小 站
  • 精 彩 剪 影
    • 實驗四梯
    • 2016年 >
      • 第九梯次
    • 2015年 >
      • 實驗三梯
      • 第八梯次
      • 第六梯次
      • 第五梯次
      • 實驗二梯
      • 第四梯次
    • 2014年 >
      • 第三梯次
      • 第二梯次
      • 第一梯次
      • 實驗梯次
  • 聯 絡 我 們
  • 關 於 我 們
    • 關 於 我 們
    • 營 隊 寶 藏
    • 交 通 資 訊
  • 課 程 介 紹
    • 竹子秘密基地
    • 植物染黃金圍裙
    • 組裝車移動小窩
    • 小刻磨工坊的午後野餐派對
    • 我的大地色彩收藏箱
  • 梯 次 報 名
    • 第十七梯次
    • 第十六梯次
    • 2017年 >
      • 第十五梯次
      • 第十四梯次
      • 第十三梯次
      • 第十二梯次
      • 第十一梯次
    • 2016年 >
      • 第十梯次
      • 第九梯次
    • 2015年 >
      • 第八梯次
      • 第七梯次
      • 第六梯次
      • 第五梯次
      • 第四梯次
    • 2014年 >
      • 第三梯次
      • 第二梯次
      • 第一梯次
  • 記 事 小 站
  • 精 彩 剪 影
    • 實驗四梯
    • 2016年 >
      • 第九梯次
    • 2015年 >
      • 實驗三梯
      • 第八梯次
      • 第六梯次
      • 第五梯次
      • 實驗二梯
      • 第四梯次
    • 2014年 >
      • 第三梯次
      • 第二梯次
      • 第一梯次
      • 實驗梯次
  • 聯 絡 我 們
Mad's Saturdays!

M A D  有  星  期  六
臺 南 藝 術 大 學        
兒 童 材 質 創 作 營

M a t e r i a l   C r e a t i o n   C a m p   f o r   C h i l d r e n

關於我們

為甚麼周末就非得是補習、上才藝班不可呢?
上來山上的藝術大學MADSAT一下吧?


你好,我們是「MAD有星期六」團隊。「MAD」是材質創作與設計系Material Arts and Design的英文縮寫,「星期六」則隱含著「從歷行狀態脫離,跟現實上真實的人事物相聚」的意思。目前各級學校裡「成績-學歷-工作-薪水」的高壓統治中,學生缺少的正是接觸真實世界的經驗。為甚麼孩子的周末就非得是補習、上才藝班不可呢? 為了得到一個新選項,我們開始了這樣子的想像:在烏山頭這個世外桃源的藝術學校裡辦一個前所未有的創作營隊。

於是MAD有星期六就在2014年的夏天成形了。我們嘗試每個月舉辦一次以動手操作為核心的創作營隊。在教育政策一改再改,教育指南琳瑯滿目的時代,我們沒有能夠改革臺灣教育的權力,也沒有能勝過教育專家的艱深理念,我們所想的、所做的就是真真實實的和小朋友分享一些在學校裡體驗不到的生活經驗、在學校裡感受不到的學習氣氛。

持鋸子的角度節奏和刷刷的聲響、敲木槌的力道速度和砰砰的槌音、繫束帶的瞬間快感還有指掌完整在轆轤上陶土的滑順…小朋友在營隊裡首次體會到手做的各種可能就是我們營隊的目的,我們希望這些來自體驗的快樂能直接帶領孩子們進入創作的小世界。一點一點地透過新經驗的引進,讓小朋友發現自己的可能之處,讓創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奪回權力。



我們也許有著癡傻的浪漫,夢想著超脫於教、學之間的真心相待:我們堅持每一梯次的營隊都是小班制經營,招收的學員不超過十位,每一梯次營隊的工作人員同樣維持在等同於小朋友的人數,比起過往大班制的營隊模式,更像一場設計給大學生、小學生互相交流的見面會。

其實,設計這樣的活動對身處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我們也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一貫受到臺灣”同化”教育荼毒的我們,即使已經是20幾歲,籌辦起這樣的營隊,同樣不能只依靠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為了生出一場成功的MAD SAT,大家必須要MAD EVERYDAY。

在背後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是一種分享藝術學習的態度:學藝術並不只是讀懂藝術理論、畫出美美的畫或是做出精湛的手工藝品而已,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最珍貴的地方或許就在於它讓我們深知審美是沒有答案的,我們不能告訴孩子他做的作品是對還錯、畫的圖是美還醜。因為對與錯、美和醜在藝術裡其實不是那麼重要,藝術所追求的總是在於”發展自己”。



籌辦這個營隊,每一位夥伴其實都有不安,在成本的計算中,一梯次只收八位學員,一位學員的學費盡量控制在1500元上下的情況下,收入也只足以支付當梯次的材料費、工具費、伙食費還有開發下梯次營隊題材的研發費用,過程中所有投入的人力是無法支付薪水的。事實上,所有團隊的成員都是義務經營,支撐著我們的就只有這個理想,然而,只有我們的理想是不夠的,這理想非常需要台灣家長願意響應,MAD有星期六才能真正的運作起來。

MAD有星期六的夥伴非常希望讓新一代的小朋友來場不一樣歷險,團隊雖然正在嘗試階段,但我們已經上路了!對MAD有星期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訂閱我們FB粉絲專業,或是來信到super.madsat@gmail.com。一路上不成熟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導。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